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市场波动下,奶牛养殖场面临着饲料成本上升、市场价格不稳、疾病防控等多重挑战。作为国家奶牛体系石家庄试验站站长,张新同在多年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奶牛场自救脱困的策略和方法。本文基于他的经验分享,总结出以下核心建议。
优化饲料管理是降低成本的关键。张新同指出,饲料支出占奶牛场总成本的60%以上。他建议养殖场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优化:一是开发本地饲料资源,如青贮玉米和农作物副产品,减少对外购高价饲料的依赖;二是引入精准饲喂技术,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产奶量调整日粮配方,避免浪费;三是建立饲料储备机制,以应对季节性价格波动。例如,石家庄试验站通过精准计算奶牛营养需求,成功降低了饲料成本15%。
提升牛群健康管理水平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。张新同强调,疾病防控是奶牛场稳定运营的基础。他推荐采取综合措施:一是加强日常监测,定期进行牛群健康检查,及早发现和治疗常见疾病如乳房炎和蹄病;二是实施科学的疫苗接种和驱虫计划,减少疫病风险;三是改善牛舍环境,确保通风、清洁和舒适度,降低应激反应。试验站数据显示,通过严格的健康管理,牛群产奶量提升了10%,死亡率下降了5%。
第三,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是脱困的有效途径。张新同认为,奶牛场不应仅依赖原奶销售,而应探索附加值产品。例如,开发酸奶、奶酪等乳制品加工业务,或与当地旅游结合开展观光农场活动。石家庄试验站就成功试点了一个‘奶牛+旅游’项目,吸引了城市游客,增加了额外收入。利用牛粪生产有机肥料或沼气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,也能带来经济效益。
第四,加强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是长期自救的保障。张新同指出,现代奶牛场需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,如使用传感器监测奶牛行为和产奶数据,提高决策效率。同时,他建议养殖场与科研机构合作,引进新技术,例如基因选育和高产奶牛品种。在人才方面,定期培训员工技能,培养专业管理团队,可提升整体运营水平。试验站通过与高校合作,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,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张新同强调,奶牛场自救脱困需要综合施策,从成本控制、健康管理、收入多元化到技术创新,每一步都至关重要。他呼吁养殖户保持信心,积极应对挑战,通过合作与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。石家庄试验站的案例证明,这些措施不仅能帮助奶牛场渡过难关,还能为未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。在当前形势下,养殖场主应从小处着手,逐步实施这些策略,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成功。